搜索结果:找到“酷儿理论”相关结果5930条
-
【论文】 塞吉维克的酷儿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
摘要:酷儿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崛起,目前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西方理论思潮。伊芙·科索夫斯基·塞吉维克作为酷儿理论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之一,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但与其地位不相符的是,国内对于塞吉维克并不熟悉。因此,笔者认为对于这样一位重要的学者,介绍其理论生涯,梳理、阐释以及评析其理论学说都是相当有必要的。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塞吉维克的酷儿理论和文学批评实践。笔者对塞吉维克的论著进行了详细的文本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参考已有研究成果,部分结合中国本土的文学、历史、社会情况,集中研究、探讨塞吉维克的酷儿理论和文学批评。 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塞吉维克的学术活动和影响,其中包括她的学术经历、理论背景和渊源、学术贡献与影响。本论文的第二部分,也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集中阐述了塞吉维克的三个理论要点:同性社会性、暗柜认识论和酷儿操演。通过对这三个具体理论要点的分析,我们分别能够感受到塞吉维克关于男性关系谱系与权力之间交互作用的探索,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批判,对酷儿群体的情感动力架构的思考。本论文第三部分,是对塞吉维克文学批评实践的分析,归纳了她文学批评的四个主要特点:别样的视角,挖掘细微的酷儿要素,反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浓缩化与抽象化。最后的结语部分,本论文则探讨了塞吉维克的理论和文学批评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以及在我国理论、思想、文学批评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启发。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笔者希望能够丰富国内关于塞吉维克和酷儿理论研究的资料,同时稍稍填补国内有关塞吉维克的理论研究的空白,也进一步促进国内更全面地发展酷儿理论。并且最终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起国内学术界对塞吉维克与酷儿理论更多的关注。 -
【期刊】 同性恋理论研究:从标签-互动论、建构论到酷儿理论
刊名: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王晴锋 关键词:酷儿理论 ; 同性恋理论 ; 标签论 ; 建构主义 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 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年份:2018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同性恋的主要理论视角有标签-互动论、建构主义和酷儿理论,相应地,研究对象也经历了"越轨者"(贬抑)、"身份-角色类别"(中性)和"酷儿"(涵括性)的转变。标签-互动论主要包括贝克尔的标签理论、麦金托什的"同性恋角色"以及盖格农和西蒙的"性脚本"理论。麦金托什的角色研究和福柯的性话语分析推动了建构主义的发展,建构主义反对本质主义,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酷儿理论挑战传统的同性恋身份与主体政治,反对稳定单一的性身份,它关注性知识与性实践压制差异的方式,以试图将同性恋理论转变成一般性的社会理论。 -
-
-
【期刊】 从性向政治到身份政治:酷儿理论的层进
摘要:酷儿理论是当今西方文学理论中具有较强解构性和政治性的一支,它产生于性别运动,却从性向政治经由性别政治而最终发展到身份政治,成为不容小觑的政治诗学话语。酷儿理论以对异性恋霸权的批判切入,深入到对男女性别分配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束缚的抗争,并进而要求打破身份标签的规训,实现真正的自由。无论从酷儿理论的纲领本身,还是其在西方社会产生的广泛影响来说,酷儿理论都具有极强的革命性和先锋性,是性别理论的新突破。 -
【期刊】 基于酷儿理论视域下的性别与体育参与困境和救赎
摘要:基于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和酷儿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二元性别关系的体育参与的历史流变和困境现象进行了梳理。认为:(1)二元性别属性下的体育参与历史流变经历了女性体育参与禁忌和男性体育霸权、女性体育参与的极化与异化以及跨性别体育参与者的身份合法性危机三个阶段;(2)二元性别固化分类、生理性别等同于社会性别的认知受限致使了性别与体育参与的困境;(3)多元性别的酷儿理论首先正视了参赛运动员的多元性别复杂性,解构了传统固化的男女二元性别模式,从理论上为消解该困境指明了一个方向;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揭示了通过易装和变性方式进行体育参与的本质特征——性别的表演建构属性,在实践层面有助于指导和解决性别混乱所引发的体育乱象和困境;性别的多样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性别与体育问题理应借助于酷儿包容开放的精神。 -
-
-
【期刊】 酷儿理论:美国音乐学研究的新视角
摘要:作为一种理论思潮,"酷儿理论"(Queer Theory)①最初主要活跃于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文学、电影、文化研究等人文学科。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音乐学界借助酷儿理论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视野,学界对作曲家性征及性倾向的研究从"欲说还休"的状态堂而皇之走向专业音乐研究的舞台。音乐学者不再以高高在上的态度俯视其它群体的音乐,而强调与文化理论、政治历史、同性恋理论等相结合,注重对"他者"文化的研究,寻找音乐背后的文化寓意。在传统的性别观念中,异性恋(Heterosexual)被视为是人 -
-
【论文】 酷儿理论视角下的小说同名主人公莫里斯
摘要:酷儿理论是关于性、性别和性欲望方面的所有非正常现象的研究。酷儿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质疑异性恋霸权,反对传统观念在性倾向方面与主流文化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性别规范或性规范不符的人们的歧视。但它并不是像许多人误解的那样,是宣扬同性恋,而是一种反对严格的同性恋和异性恋的两分结构,鼓励人们容忍和接受不同的性别身份的理论。 本文从酷儿理论的角度,结合作家的自身经历,以文本分析为主,通过对明显具有“酷儿”特点的主人公莫里斯的分析,探讨作品与酷儿理论的契合之处,解析反对同性恋/异性恋二元对立的立场、希望消除歧视和偏见、以及实现两性间真正的和谐。 -
【期刊】 论酷儿理论的身体维度
摘要:酷儿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便深受后结构主义影响,大多数酷儿理论的相关著作及选集前言,都选择从后结构主义的角度概括酷儿理论精要,而处于福柯及巴特勒理论体系根基位置的身体,却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重视;并且,近年来学界的身体转向对酷儿理论也鲜有提及。本文旨在借助重读福柯及巴特勒的相关著作,为理解酷儿理论挖掘新的身体视角。本文认为,酷儿理论的精髓在于揭示话语规训身体的机制,发掘身体突破话语规范的潜能,身体视角可以促进酷儿理论的转型,且能够推动酷儿研究的跨学科合作。
三亿免费文献,扫码轻松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