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找到“开放性”相关结果27394条
-
-
-
【期刊】 快速无针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
刊名: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作者:李跃 ; 夏弢 ; 熊墨梁 ; 刘好源 关键词:开放性 ; 胫骨骨折 ; 无针外固定 ; 髓内针 ; @@ 机构: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年份:2017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自行设计的快速无针外固定支架(RPEF)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6位患者,共105处开放性胫骨骨折,一期手术采用快速无针外固定架固定,待开放性伤口条件允许,二期手术改用扩髓髓内针内固定,主要评估内容为伤口及骨折愈合情况、感染发生率,以及有无外固定架松动,并定期随访了解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除3位失访患者外,其余患者均进行至少2年的随访(2~3.2年).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9%,均为浅表感染,无深部感染或髓腔感染.软组织及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27 d(91~312 d),之后可进行非辅助支撑下的自主负重活动.出现术后外固定架松动共9例,调整外固定架牢固后继续应用.[结论]快速无针外固定架(RPEF)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手段. -
【期刊】 锁定接骨板外置固定治疗开放性掌骨骨折
刊名: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作者:褚庭纲 ; 林大木 ; 杨景全 ; 周飞亚 ; 高伟阳 ; 陈星隆 关键词:开放性 ; 掌骨 ; 骨折 ; 骨板 ; 骨折固定术 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年份:2019摘要: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外置固定治疗开放性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急诊采用锁定接骨板外置固定治疗的16例开放性掌骨骨折患者资料;男11例;女5例;年龄20~67岁;平均37.5岁;骨折部位:第1掌骨2例;第2掌骨6例;第3掌骨1例;第4掌骨2例;第5掌骨5例;所有骨折均为开放性骨折;按Gustilo-Anderson分型:Ⅱ型9例;ⅢA型7例;术后即刻行功能锻炼;术后4、24周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手指关节总活动度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35~108min;平均46.8min;术后16例患者获7~25个月(平均9.8个月)随访;所以掌骨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2周(4.3~7.8周);未见外置接骨板断裂、松动失效;3例患者出现钉道红肿;术后4周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手指关节总活动度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5例;良8例;中2例;差1例;术后24周:优11例;良4例;中1例;结论对于严重污染或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掌骨骨折;采用锁定接骨板外置固定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期刊】 小学低年段开放性美术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改革,中小学美术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然而,在这样的大形势之下,开放性的美术课堂并没有全面普及,美术课堂依旧凸显出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学生美术技法的掌握而忽视创造能力的培养、作品评价单一、课堂封闭等。小学美术教师作为长期工作在美术教育第一线的施教者,需要深入研究低年段美术教学特点与学生差异,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开放性美术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
-
-
-
【期刊】 腭咽闭合不全性开放性鼻音的康复治疗
刊名:医学理论与实践 作者:张顺旺 ; 王英 ; 刘立波 ; 曹士宇 ; 宋茜 关键词:开放性鼻音 ; 腭咽闭合不全 ; 构语障碍 ; 脑神经 ; 腔隙性脑梗死 ; 康复训练 机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二五六临床部耳鼻咽喉科 ;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二五六临床部耳鼻咽喉科 年份:2018摘要:目的:探讨以开放性鼻音为单发表现的腭咽闭合不全的镜下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6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软腭上举运动迟缓不协调,伴或不伴有舌体活动不利。经相关检查除双侧大脑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外,未见其他异常。行腭肌按摩、局部注射刺激疗法和腭咽肌、舌肌训练辅导,言语清晰度逐步改善。结论:开放性鼻音是软腭运动性障碍的临床表现,在相关区域腔隙性脑梗死中,仅表现为微小的运动不协调而出现构语障碍,可以单发或独立表现,在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并早期进行腭咽肌的康复训练。 -
【期刊】 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刊名:国际外科学杂志 作者:孙健平 ; 薛汉中 ; 王谦 ; 王鹏飞 ; 张斌飞 ; 李明 ; 孙亮 ; 任程 ; 杨娜 ; 田丁 ; 李忠 ; 张堃 关键词:开放性 ; 骨折 ; 静脉血栓形成 ; 危险因素 机构:西安医学院 ; 西安医学院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 年份:2019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规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203例诊断为下肢开放性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48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47.3岁;年龄范围18~63岁;下肢开放性骨折部位分类:股骨干开放性骨折59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07例;踝关节开发性骨折37例;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型I型34例;II型71例;HI型98例;根据是否发生血栓分为血栓组(n=63)及非血栓组U=140);记录并统计分析血栓发生的例数、发病率及发生部位;血栓的发病率以百分比(%)表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的年龄、骨折程度、受伤类型、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型、性别;体重指数(BMI);合并内科疾病;骨折部位;术前、术后D-二聚体进行;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检验水准值取双侧0.05;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3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为31.03%;其中:5例为中央型血栓(7.93%);17例为混合型血栓(26.98%);41例为周围型血栓(65.08%);血栓主要以周围型血栓为主;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患者的年龄、骨折程度、受伤类型、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BMI值;合并内科疾病;骨折部位;术前、术后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较高;血栓主要以周围型血栓为主;年龄多60岁、高处坠落伤、2处及以上骨折及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型瓜型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相关; -
【期刊】 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院前急救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院前急救方法 及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该院仍选择根据以往经验对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常规院前急救,2016年初始,该院急救中心吸收国内外急救先进知识并结合该科室实际工作情况,在常规院前急救基础上加用损伤控制理论.结果 研究组死亡率(0.00%)、致残率(6.3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死亡率12.73%、 致残率29.09%)(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38%)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对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 -
三亿免费文献,扫码轻松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