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找到“刘华杰”相关结果579条
-
【期刊】 新博物学与校园——专访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
刊名:《大学生》 作者:刘华杰 ; 方丹敏 ; 刘婧 关键词:博物学 ; 北京大学 ; 校园 ; 科学哲学 ; 天人关系 ; 数理科学 ; 实验科学 ; 数值模拟 机构:《大学生》编辑部 ; 《大学生》编辑部 ; 北京大学哲学系 年份:2014摘要:问:刘教授,您在大学讲授科学哲学和科学传播学,您是知名的博物学家。近来又十分推崇新博物学的理念,您能否解释下博物学与新博物学的关系?答:新博物学是在旧博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博物学是指,对大自然宏观层面的观察、记录、分类等,以及对自然事物、天人关系的系统把握,包括天文、地质、动物、植物、气象、农业、医药等学科的“地方性”很强的知识和实践。博物学有悠久的历史,其历史比数理科学、控制实验科学、数值模拟科学等久远得多。但后来博物学衰落了,现在许多人都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学问,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也没有博物学字样。 -
【期刊】 博物者自在——刘华杰教授的生命体验与学术道路
摘要:刘华杰教授是中国新博物学的倡导者、实践者和理论家.本文介绍了刘华杰部分学术经历和学术思想,并讨论了其中的关联,包括:从科学主义到反科学主义的思想转变,在中国科学传播批判学派理论建构过程中的贡献(提出立场问题),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学术传播和实践应用,对现实世界的直接参与,尤其是新博物学的理论建构.对于刘华杰而言,生命体验、现实世界与文本世界三者已经达成了某种统一. -
【期刊】 新博物学与校园——专访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
刊名:大学生 作者:方丹敏[1] 刘婧[1] 刘华杰[2] 关键词:博物学 北京大学 校园 科学哲学 天人关系 数理科学 实验科学 数值模拟 机构:《大学生》编辑部 ; 《大学生》编辑部 年份:2014摘要:问:刘教授,您在大学讲授科学哲学和科学传播学,您是知名的博物学家。近来又十分推崇新博物学的理念,您能否解释下博物学与新博物学的关系?答:新博物学是在旧博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博物学是指,对大自然宏观层面的观察、记录、分类等,以及对自然事物、天人关系的系统把握,包括天文、地质、动物、植物、气象、农业、医药等学科的“地方性”很强的知识和实践。博物学有悠久的历史,其历史比数理科学、控制实验科学、数值模拟科学等久远得多。但后来博物学衰落了,现在许多人都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学问,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也没有博物学字样。 -
【期刊】 新博物学与校园——专访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
刊名:大学生 作者:方丹敏[1] 刘婧[1] 刘华杰[2] 关键词:博物学 北京大学 校园 科学哲学 天人关系 数理科学 实验科学 数值模拟 机构:《大学生》编辑部 ; 《大学生》编辑部 年份:2014摘要:问:刘教授,您在大学讲授科学哲学和科学传播学,您是知名的博物学家。近来又十分推崇新博物学的理念,您能否解释下博物学与新博物学的关系?答:新博物学是在旧博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博物学是指,对大自然宏观层面的观察、记录、分类等,以及对自然事物、天人关系的系统把握,包括天文、地质、动物、植物、气象、农业、医药等学科的“地方性”很强的知识和实践。博物学有悠久的历史,其历史比数理科学、控制实验科学、数值模拟科学等久远得多。但后来博物学衰落了,现在许多人都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学问,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也没有博物学字样。 -
【期刊】 博物学重返学者视野——刘华杰教授访谈录
摘要:杨雪泥:博物学贴近具体的、素朴的、真实的自然和日常生活世界,与其他自然科学相比似乎更"肤浅""无能",但肤浅自有肤浅的"智慧",无能亦有无能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肤浅"和"无能"正是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本来面目". -
-
【期刊】 以理性直面伪科学的人——记北京大学副教授刘华杰
摘要:刘华杰是我的师弟。他是北大的副教授,却常背着一个大号的Lipano紫色书包,以致于在校园里人们问路时都称他为“同学”。他精力总是十分充沛,兴趣广泛,经常用混着京腔的吉林话与人谈论各种问题。他也算个怪人,谁见到过学哲学的还去摆弄数学公式,用PASCAL语言写计算机程序;谁见过由地质改行到哲学,又搞分形艺术的;谁见过教哲学又搞科普、批判伪科学的? -
【期刊】 《中国图书评论》特约书评人 刘华杰
刊名:中国图书评论 作者:刘华杰 关键词:《中国图书评论》 ; 科学知识社会学 ; 博士生导师 ; 刘华 ; 北京大学 ; 哲学导论 ; 非线性科学 ; 哲学系 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 ; 北京大学哲学系 年份:2013摘要:个人简介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地质学学士,哲学硕士和博士。早先曾研究非线性科学(特别是其中的浑沌现象)的历史与哲学。目前关注新型科学传播和博物学编史纲领。开设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科学哲学导论、博物学导论、博物学编史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平时喜欢到野外看植物。作品曾获文津图书奖和台湾吴大猷科普著作银签奖。 -
【期刊】 《中国图书评论》特约书评人 刘华杰
刊名: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3摘要:个人简介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地质学学士,哲学硕士和博士。早先曾研究非线性科学(特别是其中的浑沌现象)的历史与哲学。目前关注新型科学传播和博物学编史纲领。开设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科学哲学导论、博物学导论、博物学编史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平时喜欢到野外看植物。作品曾获文津图书奖和台湾吴大猷科普著作银签奖。 -
【期刊】 回归博物学——封面学者刘华杰教授
摘要:在科学哲学领域中,有许多不同的分支,也有许多新的发展。其中,对于在历史上曾经非常重要而在现代科学中却基本淡出人们视野的博物学传统的重新关注,就是新的重要动向之一。刘华杰,东北人,1966年生,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 -
-
三亿免费文献,扫码轻松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