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找到“先秦政治思想史”相关结果379837条
-
-
【期刊】 读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摘要:梁启超所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成书于1922年,迄今已近百年,然而书中思想几经岁月沧桑而历久弥新、熠熠生辉。他所提倡的价值正是我们当今所汲汲追求的,他所提出的问题又在着困扰当下中国,正如龙应台女士所言:"尽管时光荏苒,百年浮沉,我所感受的痛苦仍是梁启超的痛苦,我所不得不做的呼喊仍是梁启超的呼喊。"(朱维铮、龙应台编著:《维新旧梦录·序》,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6页)《先秦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虽然是两千年前古人的思想,但是透过"常带感情的笔尖",我们看到的是隐藏在文字背后作者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追求,看到的是作者穿越百年的世纪忧思, -
【期刊】 先秦政治思想史上的道义与功利之争
摘要:先秦政治思想领域一直存在着重道义和重功利两种思想的对立.这种对立,在商代表现为商王朝崇尚严刑峻法和周邦倡导明德慎罚的不同,在西周表现为鲁国“亲亲上恩”和齐国“尊贤上功”的不同,在春秋表现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不同,在战国则集中表现为推崇礼治的儒家和推崇法治的法家之间的激烈交锋.两派思想的对峙与冲突不但贯穿了先秦政治思想史的始终,还从根本上决定了当时政治思想的局面和进程.两派政治思想对立关系的形成,与中国早期国家的特殊形态即宗族国家形态密切相关.宗族组织与国家机器的紧密结合,家族伦理与政治伦理的高度一致,首先促生了代表宗族势力、富于宗法与亲情气息、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道义派政治思想,而作为代表国家势力的一端,注重政治与法规建设、看重行政效率和国家实力的功利派政治思想也相伴而生.道义与功利之争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领域反复出现并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这是中国古代家族组织、家族文化和宗法意识特别发达的社会政治现实必然导致的结果. -
-
-
-
【期刊】 刘泽华著《先秦政治思想史》读后
摘要: 南开大学历史系刘泽华教授历经四年多时间完成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一书,是他多多年来教学和科研成果的总结。这部著作于1984年8月问世以来,在学术界、特别是在先秦史学工作者中间引起了比较广泛的注意,《人民日报》(1986年1月27日)、《读书》(1986年第8期)、《书林》(1986年第8期)、《先秦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2期)等报刊都刊登了关于这部著作的书讯和评介文章。日本和苏联的学者也在他们的文章中引用和介绍了这部书。《先秦政治思想史》还荣获了天津市1983至1984年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史学专著一等奖。 -
-
【期刊】 从忧患意识到批判意识——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历史进路
摘要:武王伐纣成功后,西周王朝出于深刻的忧患意识,从政治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思想,主张西周王权的合法性来源于道德理性与历史理性的合一。这种出于政治逻辑而非历史现实的政治理想和历史哲学,在权力与知识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变为一种人们所普遍认同的"常识"而存在。这种"常识"又为其后儒家的王道政治提供了历史和经验的根据,从而陷入循环论证思路的困境。儒家王道政治无法在道德修养与政治领袖、道德理性与历史理性之间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明,所以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批判功能及政治理想方面,不应过分夸大儒学政治思想的现代和现实价值。 -
【论文】 非鞅?尊鞅?——先秦到西汉时期政治思想史中的商鞅形象探究
摘要:作为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商鞅,是战国中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改革家、实践家和军事家。因其在秦国推行的成功政治改革,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被梁启超列为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而论述其政治思想和军事思想的《商君书》也成为影响着中国千百年来政治发展的重要法学著作。对商鞅的政治思想的研究也同时成为各代学者研究的必须,继而形成了所谓的“商君学派”。 历史上,对于商鞅以及《商君书》中所阐述的政治思想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一方面,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在儒、法、道、宗教等多种意识文化参杂融合的背景和各个时期出于不同政治目的的需要,无论社会或个人都难免产生强烈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感情色彩;另一方面,由于《商君书》中各篇的作者与出处在各个时期的研究中都有较大争论,可以说是一直悬而未决的“难题”。但是,要透彻了解商君及其政治思想,又不可绕过这些研究与评价。这也成为商鞅政治思想研究中必经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三,在历史发展中,随着不同的政治需求,商鞅的形象作为一种功能化的工具,一再的被人们提出,或讴歌、或诋毁,实际上无非都是出于“托古改制”或“鉴古辩今”的目的,最终为了实现和满足不同阶层的政治要求。 本文正是以这一目标为出发点,以历史为线索,在简要分析商鞅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将先秦到西汉时期的部分主要著作作为研究材料,系统地梳理这些材料中包含着的对于商鞅思想甚至是对于法家的各种看法,阐述其中的政治文化、政治价值倾向、政治作用与商鞅思想的关系,以及这些与商鞅有关的政治价值倾向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从商鞅形象的视角为商鞅的政治思想研究提供另一种认识和理解的维度。 -
【期刊】 先秦政治冲突思想研究--对一种历史政治现象之解读
刊名:哈尔滨学院学报 作者:陈明凡 ; 宋衍涛 关键词:先秦 ; 政治冲突 ; 历史政治现象 ; 解读 ; 辩证冲突 ; 循环冲突 ; 博奕冲突 ; 无为冲突 ; 政治学 机构:清华大学 ; 清华大学 ; 人文学院 ; 100084哈尔滨师范大学 ; 政法与经济管理学院 年份:2002摘要:早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政治家和政治学者就已经在实践和理论上为整合政治冲突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在中国,政治学意义上的政治冲突研究始终未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政治冲突的涵义也处于不断的跃迁之中.本文在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理论框架中,对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
三亿免费文献,扫码轻松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