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找到“三苏祠”相关结果78条
-
-
-
【期刊】 基于城市经营理念的眉山三苏祠历史街区发展研究
摘要:城市经营是城市建设的一种理念和发展模式,同时也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一种思路与方法。城市经营的思想,就是以保护整治街巷空间和历史风貌为原则,以经营更新功能项目为支撑,以经营更新带动保护整治、保护整治约束经营更新,二者循环往复、循序渐进地促使历史街区古风古韵得以延续,老街活力得以绽放。三苏祠具有极高的历史及文化价值,通过对四川眉山三苏祠片区的保护整治及更新经营,使与之相适应的功能和项目向核心聚合,构成完善的城市功能聚合链。 -
【期刊】 三苏祠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养护管理研究
刊名:黑龙江农业科学 作者:陈善波 ; 杨文渊 ; 陈善均 ; 侯庆莉 关键词:三苏祠 ; 园林植物 ; 古树名木 ; 养护管理 机构: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技术系 ;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技术系 ; 眉山市东坡区松江镇人民政府 ; 四川省南部县第四建筑公司 年份:2009摘要:为保护三苏文化,传承三苏精神,合理利用三苏祠古树名木资源,对眉山市三苏祠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古树名木57株,隶属10科10属10种,其中国家二级古树8株,国家三级古树49株;生长旺盛树9株,生长一般树22株,生长较差树24株,濒死树2株;并提出了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措施。 -
-
【期刊】 三苏祠藏沈为书法立轴
摘要:四川眉山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收藏颇丰,其中有3件清代沈为书法立轴,分别为《沈为书黄山谷诗话立轴》《沈为书东坡题法帖立轴》《沈为书东坡画竹题跋立轴》,均为国家三级文物。沈为(1862~1945年),字友霍,号淇泉,晚号兼巢老人,亦署红豆馆主,浙江嘉兴人,系沈钧儒的十一叔。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光绪二十年授翰林院编修。后任甘肃主考、陕西学政。善诗文,工书法,晚年寓居上海鬻字,名播江南。 -
-
【期刊】 民国时期对三苏祠的保护
摘要:农历癸巳(公元2013年)正月初一清晨,我在旭光家中翻阅《眉山县志》(民国12年版),读到关于三苏祠的来历,是从元代改宅为祠,后历代官员为三苏祠修整扩建,达到新中国前的规模;后又翻阅了公元1988年和1992年的两版县志,也了解到三苏祠从古 -
【期刊】 四川统一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展示——眉山三苏祠
刊名: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2017摘要:<正>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城西,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三苏祠既保持了苏氏故居的风貌,又体现了祠园建筑的古朴幽深。肃穆中有疏朗之气,典雅中而洋洋大观。庭园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占地总面积106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三苏祠以"三苏文化"和苏氏宗亲为桥梁纽带,广泛团结港澳台和海外人士心系眉山、服务发展。"三苏文化"与佛 -
-
-
三亿免费文献,扫码轻松下载
